瑞丽第一民族中学


瑞丽一中,创建于1958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五十多年来锐意进取,历经风雨洗礼,如今,这颗边疆明珠熠熠生辉。2001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2004年被云南省教科院确定为“云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现初高中共有8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42人。全校在职教职工365人,专职教师292人。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

瑞丽第一民族中学

多年来,学校领导秉承着务实创新的精神,积极进取,继往开来。2011年蒋晓炜校长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革故鼎新,提出了“一项宗旨”、“两项任务”、“三大系统”、“四大工程”的学校管理理念。

瑞丽第一民族中学

“一项宗旨”即“一切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现已成为我校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瑞丽第一民族中学

“两项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近年来,学校工作的中心一直紧紧围绕这两项任务来进行。

“三大系统”是指“教学常规管理系统”、“教学教研管理系统”和“德育管理系统”。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着力点是“三大系统”的建立健全和高效运转。

“四大工程”为“名师及青蓝工程”、“生本教改工程”、“全员班主任工程”和“教学常规管理工程”。

为将这些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在蒋晓炜校长的带领下,学校从教学常规、教育科研和德育工作三大领域采取了以下“六项措施”加以落实。

一、完善机制,加大投入,提升师德促发展。

首先,学校构建了校长领导,副校长分管,教科室、教务处为核心,年级组、学科组、课题组为基本单位的教育科研体系;完善了集体备课管理机制、课赛运行机制、课题推动机制及成果激励机制;形成了全员参与、分层管理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网络。

其次,学校加大办学投入,狠抓硬件建设。目前学校引进了录播系统、网上阅卷系统、教学观摩系统和大型电子显示屏设备,成立了瑞丽一中信息中心,以此全面推动我校信息化、现代化校园的建设进程。

第三,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并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及评优推优的重要依据。

二、立足校情,积极开展“三种培训”,实施“两个工程”。

开展“三种培训”。

一是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加强对教师们教育科研基本方法、教育科研论文撰写的指导,督促教师们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

二是“双新”培训。“双新”培训即高三、初三的新教师的复习备考培训和高一和初一的新教师的培训,学校以培训来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尽早成熟。

三是教育教学业务培训。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近五年来,共组织教师外出参加省、州培训1000多人次。外出教师回来后均在学科内开展二次培训,以此实现成果交流、资源共享的目的。

实施“两个工程”。

一是实施“青蓝工程”。近年来,我校引进大批新教师。为了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我校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并探索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1+2+4”(一个新教师+两位指导老师+学年四次课堂实录)的新教师培养模式。

二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1)先后将我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派到京沪等地参加业务培训。(2)返聘我校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李琼、刘润萍等为指导教师,逐步实施“首席教师”制。

三、以生为本,推进课改,促进教师整体提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在2008年全州差异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生本教育”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并正式成为全国“生本”教育实验基地。

在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以高效前置性作业的研究为抓手,以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机制的创建为突破口,围绕“三课型五环节”开展“四课研讨”活动,通过集中听课、评课,围绕教学改革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交流研讨,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灵动的课堂,并逐步形成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我校共组织九大学科分别开展了七次生本“研究课周”活动,呈现了134节各具特色的生本研究课,教师听课总量达1650多节次,不仅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而且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特色

办学目标:打造品牌学校,培养精品学生,输送优秀人才,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

“自学、自展、自评”课堂: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积极构建自主开放式课堂教学。

民语教育:傣语、景颇语(含载瓦语)基础培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学校,传承德昂族优秀传统文化。

招生计划

2020年,全市招生200人(面向城区“随机排位”50人;面向农村普通班学生110人,特长生20人,少数民族民语生20人)。

招生条件

1、普通班学生:必须身体健康,学生综合评价必须优秀。

2、特长生:具有体育、美术、音乐、舞蹈特长的学生,诚实听话,能吃苦耐劳。

3、少数民族民语生:必须是会说傣语、景颇语(含载瓦语)的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

招生步骤

第一步:如果学生或家长愿意选择到我校就读,必须在“瑞丽民中招生调查表”上进行登记报名。

#p#分页标题#e#

第二步:我校根据报名情况,经班主任推荐,参照“学生综合评价手册” 内容和毕业成绩择优录取,录满150人为止。第三步:确定录取对象后,将名单上报市教育局审查备案,及时将《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生和家长手中。第四步: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根据《录取通知书》的内容按时按要求到我校报到。

优惠政策

1、新生享受免教科书费、杂费政策,所有学生享受免费营养早餐(每天4元)。

2、住校生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费(每月125元,随政策逐步增加)。

3、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力争让其得到世界宣明会、市妇联、团委、景颇基金、傣学会等机构和爱心人士的资助(每月约100元)。

4、学校设立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勤奋学习(每月不少50元)。

5、“五年制大学专科直通车”,凡是我校特长生、少数民族民语生,只要文化分达到录取线,将择优推荐到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大学就读。

6、学校将急父母之所急,根据每位同学的学习、心理、身体等方面量身定做培养和发展计划。

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高考上线、录取人数逐年增多,“精品”层出不穷,近几年来高考升学一直名列全州各县市一中榜首,三次摘取了全州高考状元和两次中考状元的桂冠。以清华学子张夏涛、北大俞飞同学为代表的莘莘学子遍及全国各名牌高校,2005年的高考,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又是一次突破,高考升学人数首次突破200人大关,值得可喜的是,59名当地少数民族学生被各类大学录取,基本实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稳中求升,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瑞丽一中考生杨丽君同学以总分643分的成绩摘走全州理科状元桂冠,这是继2001年、2002年和2004以后瑞丽一中又一次摘得此殊荣。此外,在今年的高考中,该校文科班的两名同学还以总分630分的好成绩并列全州考生第二名。

瑞丽一中今年参加高考的实考学生总数是313人,总分在600分以上的考生有12人,占全州总数的26%。上线率连续12年居全州各县市之首。另外,在今年的高考中瑞丽一中的考生还有出现“两高”,一是特长生上线率高,在28名音、体、美专业报考生中有23名达到本科录取线。二是当地少数民族考生上线率提高,总报考人数80余人,上线达42人,上线比例超过50%,其中理科状元杨丽君就是傣族考生。

本届考生在三年前进入高中时并无优势可言,当时汉族考生的录取线是490分,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线是460分,录取线居全州末尾。如此“低进高出”的成绩不仅得益于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的努力,更得益于瑞丽一中近年来逐步推广实施的“点面兼顾,分层推进,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改革。

在2008年的高考中,王成斌同学以687分的成绩获得全州理科状元,并且被清华大学录取。同年,瑞丽一中考生也相应被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高校录取。

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为60%,综合上线率为96.73%。6年间本科上线率上升32.4%,综合上线率上升26.93%。2011年高考,我校本科上线率77%,比2010年增加15.6%,其中有两名同学进入云南省前50名。在2012年高考中,瑞丽一中又在连续多年取得佳绩的基础上,再铸辉煌:600分以上6人,在全省21.1万考生中,三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理前100名。语文、英语学科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全州榜首,并喜获3项单科及两个类别第一名。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