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熨技术是什么


中药热烫技术是中药加热后加热患处的一种方法。借助药性、温度等物理效应,使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目的。此法能开闭经脉,调节气血,散热(或寒),止痛,祛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疼痛和各种关节炎。

中医药熨技术是什么

中药热烫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热烫只能在受伤2天后使用,严重的情况下至少需要5天。

中医药熨技术是什么

热烫的常用方法有“干”和“湿”两种:

中医药熨技术是什么

1.干热熨烫

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用60~70℃的热水填充2/3的热水袋,排出气体,并收紧袋口(注意不要泄漏)。将热水袋放入布盖或用布包裹,敷在患处,一般每次20~30分钟,每天3~4次。如果没有热水袋,也可以换成金属水壶(请用毛巾包起来),或是装满油炸盐、大米或沙子的布袋。

2.湿热熨烫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处方,将中草药放在布袋中,放入锅中煮沸或蒸20分钟以上。趁热将两条小毛巾和纱布浸入药水中,依次取出并拧干一半,用手掌测试温度是否合适(只有在不热的情况下才可以涂抹在患处),并用棉垫覆盖以避免热量损失。每5分钟更换一次,总共20到30分钟。每天涂抹3至4次。药袋也可以从锅中取出,过滤一会儿,然后放在治疗部位。

中药热烫技术的禁忌症

1.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

2.颜面五官部位慎用。

3.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应禁止中药熨敷,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进流产。

4.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

6.肢体感觉障碍(例如部分糖尿病人)者慎用。

中药热烫技术的注意事项

1.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和腰部。

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这样不易烫伤皮肤,并可使热量均匀传递。

3.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在热敷时或刚热敷后使用其他手法,否则容易破皮。

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要避免发生烫伤。对皮肤感觉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

网上报名
  • 姓名:
  • 电话:
  • 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