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中医专长是什么


  原卫生部《52号令》的颁布,让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拥有了报考执业医师的资格;原卫计委《15号令》的颁布,为民间中医开启了合法行医之旅。没有学历要求,没有年龄限制,当地报名、当地考试、当地执业,只需通过30-40分钟面试考核,无笔试,可谓是民间中医的福音。

民间中医中医专长是什么

  虽然它的出现,让考核简单化,但是对于民间中医来说,他们揪心的不止是考试,还有每年差异很大的通过比例。为什么会如此悬殊,到底中医专长考试通过比例如何?一起拭目以待。

民间中医中医专长是什么

  中医(专长)通过比例

民间中医中医专长是什么

  回到2018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中,一起来看看率先完成考核的省份(陕西省、青海省、广西省),他们在当年的通过情况如何。

  陕西省在2018年的考核中,先行考核共近144人参加,通过考核的近103人,通过比例71%左右;青海省参加考核的人员近161人,最终通过考核的近18人,通过比例11%左右;广西参加考核的近2540人,经考核认定,确定近156人通过考核,通过比例为6.1%左右。

  整个2018年度,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成为了中医药行业的热点话题。陕西省的高通过比例极大的鼓舞了民间中医信心,让大家看到了中医药发展的美好愿景。但青海、广西省的通过比例也让民间中医倍感压力,毕竟6.1%的通过比例比司法考试13%的通过比例还低,且远远低于执业医师通过比例20—25%。

  部分省份通过比例高,为民间中医实现合法行医注入强心剂;部分省份通过比例低,虽然让民间中医倍感焦虑,但也无疑说明其证书的含金量比较高。

  为什么其证书含金量高呢?首先,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走中医这条职业发展道路,一片明朗;其次,通过并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即可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具有处方资格和开办诊所;最后,国家严格规范和把控报名材料和考核流程,为民间中医提供了一个提升中医医学基础和中医素养的机会。

  小编想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与其纠结通过比例如何,还不如努力提升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术能力。等待机遇来临时,你就是那个脱颖而出之人。”

  其实中医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并没有预先设置通过比例,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的通过比例呢?

  01《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是个新证

  我们都知道,具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在通过并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后,即可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具有处方资格和开办诊所,也是这一点让其含金量较高。2018年作为全国各省第一次组织实施考核,无笔试,纯面试答辩的考核,各省肯定在组织和审核方面存在没有经验之说,故通过比例较低也是情理之中。

  02 诊疗技术与规范诊疗技术存在差距

  作为考核主办方,考核专家大部分来自科班出身的临床专家,而参与考核者大部分为民间中医,民间中医所使用的技术及方法通过实践证明确实能够治病防病,但与临床规范的诊疗技术方法还是存在一定差距,难以短时间被认可。

  03 考生资格审核问题

  每年申请报名参加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的人甚多,未免存在提供虚假报名材料的问题,因为报名审核主要是提供文字资料,所以即使报名审核通过,也不一定意味着就万事大吉。

  首先,一些人不具备真才实学,虽然提供的资料通过了,但是经不起考核,自然无法通过。其次,据知情人士所知,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还有考后严格的实地审核过程,就是即使参加考核通过了,但是省中医药管理局会派出专家组赴考生所在地就考生的真实情况进行核查,比如是否在从事中医工作,年限是否够,提交的病历资料是否真实。

  这种考后核验就可能又淘汰一部分考生,这也是为什么中医专长人员考核合格名单公布时间距离参加考核时间较长的原因。

  04民间中医,缺乏临考经验和系统的理论基础

  大部分考生都来自基层来自农村,没有做好充分的临考准备及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这完全是可以理解。可能大部分民间中医平时在家看病看得很好,但要他们现场去面对多位面试考官提问考核,估计难度相当之大,考核结果不理想也就在所难免。

  另外,大部分民间医生只具备中医实践能力,能够把病看好,但为什么把病看好很大一部分人却不得而知。民间中医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没办法没条件系统性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知识,没办法为自己的专长很好的与中医理论衔接好。

  我们都知道,中医(专长)医师考核实现专家评议的方式,无笔试部分。考核中需要同学们有真才实学,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下边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现场问答中的那些技巧。

  四大答辩技巧 需掌握

  01 有问有答,不问不答

  “有问有答”什么意思?因为参加考核答辩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等老师问到时,考生再答。如果老师还没有问完,一上来就乱七八糟说一通,结果老师想问的根本不是这个,那就很尴尬,而且容易出错。不要慌,不要忙,等老师把问题说清楚了,再回答。

  “不问不答”呢?如老师问了病因,考生只需答病因即可,不要再答辨证。着急表现自己,说了一大堆,结果这些都不是老师想听的。这样的论述,给老师的感觉就是跑题了。

  02引经据典,深入浅出

  “引经据典”什么意思?因为专长考核的评委老师,都是学院派出身,他们大多人对于中医经典都很有造诣。如果考生想在论述中引入经典,一定要注意:要把这句话出自什么经典,哪一章哪一节,怎么在临床中去运用的都要搞懂。搞清楚了,才能在考核中去陈述。“深入浅出”什么意思?指的是:考生在引入经典里的某句话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解释,哪怕解释可能会稍有偏差也没关系。

  03精心准备,自信发挥

  “精心准备”,指的就是详细的备考规划。“自信发挥”什么意思?例如,考生准备了5个病例,不仅来源于临床,还要各个出彩。“出彩”在哪儿?不在于剑走偏锋,而在于这个病例,从病史、辨证、治则、方药,以及后面的转归等等,整个过程的表述都要成体系。这样专家看了才能知道,考生对这个病例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的。

  对于病例的陈述,如“风湿病我会治,我都治了好几千人了,大部分都能好。”之类的话不要说,要讲究准确性、正确性。正确的陈述为:临床上本人治疗这个病大概有多少例?所在地域这个病发病率是多少?

  而所谓“专长”,就是证明医术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论述考生本人为什么用这个方,老师自然会理解。把各种基础工作做好,考生在专家面前,才能有一个比较完美的展示。

  05重点清晰、摒弃繁缛

  什么叫“重点清晰”?就是说:考生不可能把一类病所有的证型,都陈述一遍,一定要有所侧重——也就是考生本人擅长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是“确有专长”。

  比如在胃病中,主要擅长的是哪一型。辨证体系用的是脏腑、还是气血津液、还是六经?为什么要用这个方子,原理是什么?只针对一个点,深入浅出的论述。

  而“摒弃繁缛”的意思,就是考生要清楚,在专家面前展示的重点是什么。要有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有个框架,再往里填东西,之后又能把重点提炼出来。

网上报名
  • 姓名:
  • 电话:
  • 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