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破职教“产销错位


很多家长都很因企入校觉得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学校发展,觉得学校的关注点就应该放在学生身上,而不应该去弄些有的没的,所以有着很大的争论,其实这都是个人看法,其实引企入校这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新颖的发展方向,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到学生和学校,反而会给学生另一种技能培养,那么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破职教“产销错位”矛盾。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破职教“产销错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破职教“产销错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破职教“产销错位

新华社成都5月26日电(记者吴晓颖)5月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签约高峰期,当许多学生还在为就业奔波时,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专业2019届学生周华军和同专业的62名同学却一点也不担忧。早在大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就和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合同,从那天起,月薪五六千元的工作就已敲定。

周华军签约的成都舞之光影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是入驻高新区成职软件教育园的60余家企业之一。该软件教育园位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市高新区共建,入驻软件教育园的企业享受成都市高新区系列优惠政策。

在业内人士看来,职业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培养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不能与企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引企入校、引企入教,正是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破解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矛盾的路径之一。

记者在高新区成职软件教育园看到,“校中厂”“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一边是学生教室,一边是企业办公室,中间只隔着一道玻璃墙,这样的布局在该软件教育园区随处可见。每层楼内还建有企业工作室,一些学生在电脑前完成各种实训项目。软件教育园区的三楼是VR专业,大二学生正在上三维后期制作课。在老师演示完如何制作后,全专业40多名学生被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在虚拟动物园、跑酷游戏等仿真项目中挑选出一个完成。授课老师正是教室隔壁成都景智魔方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田间,同时也是学生们的企业导师。

“不同于按照一门门课程学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我院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按照教学项目、仿真项目、企业生产项目三类课程教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涛介绍说,由学校联合园区企业共同制订专业课程项目标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三四人为一组,通过完成各类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比如VR专业三维后期制作项目,学生在建模、设计服务页面过程中会用到C语言、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多门课程知识,用到什么就学什么。这样的教学改革,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挑战。以前,一些教师的教案能用很多年,如今要到企业学习新技术,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学压力和工作量成倍增加。几年来,仅软件学院就调离了14名不能胜任教学岗位的专任教师。

简显锐说,先实践再理论的教学方式,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学效果显著。课堂从以老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重,学生上课不再打瞌睡了,在做中学、学中做,做项目上手速度很快。“每门课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小答辩,学期末有一次大答辩,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变强了。”周华军说,刚入校时他不敢上台讲话,后来硬着头皮上台讲了几次后渐渐习惯了,变得敢说、能说了。

成都景智魔方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田间告诉记者,校企之间合作紧密,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校老师和企业老师一起确定教学计划。学校老师侧重教基础技术知识,企业老师更注重在项目、实际操作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李亚平说,以前校企合作都是“一头热”,企业不愿参与,老师们要靠自己的人脉去拉关系;现在企业主动合作的意愿明显增强。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三方共赢,企业“量身定制”所需人才,学校以低成本实现教学改革、培养“双师型”教师,学生可以接触到先进设备、优秀技师。通过教学改革、校企深度合作,企业人才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对接,呈现供需稳定、专业对口、就业率高的特点。从数据上看,近三年,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共1.03万余人,其中近八成在成都市就业,进入重点产业比例超过六成。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破职教“产销错位”矛盾的全部情况,有意向的同学可以参考下,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这个举动不仅可以帮助到学生日常生活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所以只会有利于学生,家长们也可以放心,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可以关注高校招生网。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