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福建农林大学开设专业有商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其中国家特色专业有农林经济管理、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动物医学。

福建农林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福建农林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福建农林大学开设专业
类别 专业名称
经济学类(本) 商务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金融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本) 法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英语
数学类(本)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类(本) 应用化学
地理科学类(本)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生物科学类(本) 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统计学类(本) 统计学
机械类(本)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闽台合作项目)
材料类(本) 材料科学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本)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气类(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类(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土木类(本) 土木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本)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轻工类(本) 轻化工程
交通运输类(本) 交通工程
农业工程类(本)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林业工程类(本) 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闽台合作项目)
建筑类(本) 风景园林城乡规划
生物工程类(本) 生物工程
植物生产类(本) 植物保护茶学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动物生产类(本) 动物科学蜂学
动物医学类(本) 动物医学
林学类(本) 园林林学森林保护
水产类(本) 水产养殖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本)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中药学类(本) 中药资源与开发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管理科学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类(本) 工商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会计学(闽台合作项目)财务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 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公共管理类(本) 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闽台合作项目)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物流工程
旅游管理类(本) 旅游管理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动画
设计学类(本)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福建农林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排名 专业名称
1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2 通信工程
3 应用化学
4 物流工程
5 环境科学与工程
6 风景园林
7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8 建筑类
9 森林保护
10 种子科学与工程
福建农林大学专业介绍农林经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农林业科学知识,具备农林经济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农林牧渔业相关企业、教学与科研单位等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和政策研究等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分析、经营决策、组织策划、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务和政策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为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产业经济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核算、统计分析、社会经济调查等基本技能;

3.具备分析和解决农林经济管理实际问题、从事农林经济管理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

4.熟悉国家农林牧渔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政策和法规,熟悉农林牧渔业的产业背景和发展趋势;

5.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6.具备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

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农(林、牧、渔,下同)业经济学、涉农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农产品贸易或运(营)销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参加社会经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类型的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生物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