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浙江工业大学开设专业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知识产权、教育技术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其中国家特色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

浙江工业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浙江工业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浙江工业大学开设专业
类别 专业名称
金融学类(本) 金融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本) 法学知识产权
教育学类(本) 教育技术学(师范)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英语日语翻译
新闻传播学类(本) 广告学广播电视学
数学类(本)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类(本) 应用物理学
化学类(本) 应用化学
海洋科学类(本) 海洋技术(海洋资源工程与环境保护)
生物科学类(本) 生物技术
心理学类(本) 应用心理学
机械类(本) 机械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师范)
仪器类(本)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类(本)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本)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电气类(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范)
电子信息类(本)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类(本)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类(本)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土木类(本)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水利类(本)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本) 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建筑类(本) 建筑学城乡规划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安全工程
生物工程类(本)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药学类(本) 药物制剂药学
中药学类(本) 中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类(本)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公共管理类(本)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物流工程
工业工程类(本) 工业工程
旅游管理类(本) 旅游管理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
设计学类(本) 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其他(本)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浙江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排名 专业名称
1 给水排水工程
2 化学
3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4 中国语言文学类
5 能源化学工程
6 化工与制药类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化学工程与工艺
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 应用化学
浙江工业大学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冶金、信息、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浙江工业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和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对现代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典型化工过程与单元设备的设计及模拟优化的基本方法;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了解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8.了解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遵循责任关怀的主要原则,了解化工生产事故的预测、预防和紧急处理预案等,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化学工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应用化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工作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与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工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应用化学研究、开发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化学与化工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化学品的开发、规模制备、加工与应用方法,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无机化学(96学时)、分析化学(80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128学时)、化工原理(32学时)、工业化学(32学时)、高分子科学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32学时)、绿色化学(32学时)、化学信息学(48学时)、无机化学实验(96学时)、分析化学实验(120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4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96学时)、化工原理实验(16学时)、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96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概论(90学时)、元素无机化学(36学时)、分析化学(108学时)、有机化学(108学时)、物理化学(108学时)、化工基础(54学时)、化工制图(36学时)、应用高分子化学(36学时)、精细化学品化学(36学时)、基础化学实验(9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9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8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28学时)、应用化学实验(112学时)、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56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化学(48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96学时)、仪器分析(48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化工设备机械基础(48学时)、精细化学品工艺学(6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3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6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48学时)、探究性化学实验(64学时)、应用化学专业实验(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化工实验、物理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基础化工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0704 天文学类

生物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学(9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化工原理(72学时)、发酵工程(32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分子生物学基础(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48学时)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学时)、生物化学(64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发酵工程(48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8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48学时)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学时)、生物化学(80学时)、微生物学(64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生物反应工程(40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0学时)、生物工艺学(40学时)、发酵设备及工厂设计(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