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要考什么证?


  双师型教师,高职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 +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要考什么证?


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要考什么证?

双师型教师的含义:

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要考什么证?

  何谓“双师型”教师,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

  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

  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

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

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但不管是哪种概括,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一是停留在字面解释上,二是表现为较有理性的综合解释。

  1. 字面解释,在高职院,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的不乏其人,简单地说,“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 +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2. 从“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着手,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进行理性的综合解释。

按照教育界这方面的解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①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② 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针对这一点,有学者还提出,“双师型”教师应能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等。

  ③ 具备相当的经济素养,即具备较丰富的经济常识、熟悉并深刻领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经济理论,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等经济理论。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要求办学办事,并善于将经济常识、规律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④ 具备相当的社会沟通、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即既能在校园内交往与协调,又能在企业与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⑤ 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

  ⑥ 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要适应资讯、科技和经济等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解读误区:

  1.按照字面对“双师型”教师内涵进行诠释,并依此指导实践,已经给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将“双证”持有者首肯为“双师”。其实,有些教师持有的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与其所讲授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如持有会计师证书的教师,讲的是市场营销课。二是有些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完全是通过书本学习,再通过考试获取的,缺乏实践性。如注册会计师、律师的证书就不一定代表持有者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三是由于高职院校重视教师的“双证”,导致一些老师不择手段地获取另一不中用的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枪手”代考等弄虚作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若从前面所阐述的应具备的多项素质和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内涵的实践性不明确。前面所提到的“应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及“……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对“双师型”教师来说,一是实践性的外延过于宽泛,二是要求也过严,几乎没有哪个个体的“双师型”教师能全部做到。严格地说,“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与其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能力即可。至于“专业开发和改造”,应属于系部乃至院校完成的课题,不是一般“双师型”教师能独自完成的。

  第二,要求“双师型”教师具备良好的“经济素养”,懂得“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并掌握“行业、企业管理规律”,显然与实际相去甚远,而且也行不通,做不到。作为一个“双师型”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其所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动态有所掌握,并能将行业中的应用性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即可。至于市场经济规律、人力 (知识)资本管理、行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素质,“双师型”教师是否要具备,应该看个案而定。

  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必须掌握市场规律方面的知识;但对精细化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来说,就未必要具备熟悉掌握市场规律、管理理念方面的素养。

  第三,沟通、交往、协调、组织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一个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素质,不应该作为“双师型”教师的特殊要求。现代社会中,不管哪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其沟通、交往、协调等能力是基础的、基本的能力。当然,当我们沟通专业性问题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很重要。基此笔者认为,沟通、交往、协调和组织能力是高职教师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当然“双师型”教师也该具备这方面的素养。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