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是怎么一个过程


去年七月,我开始带了四名规陪医师,他们一起开始了根师的生涯,后来因为志趣相投,又有几位医师跟随一起学习及交流,转眼之间,一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所走过的路,感慨万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体会就是教学相长。

中医师承是怎么一个过程

一、三年生涯的规划

对于刚出校门,走进社会的他们来说,开始的时候有困惑及迷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与大家聊了三年的规陪生涯规划,也就是我们要走什么样的一条路,是要提前设计好的,我们三年要学习的四本经典为主,《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也就是读经典,做临床,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及方向,他们其实刚开始会不理解,为什么会要回过头重温经典,随着临床带教的深入,就会深有体会,促进彼此的学习。

中医师承是怎么一个过程

二、分解目标及梦想

有了总体的规划后,我会告诉他们细化自己的目标,如伤寒论的学习,每天背诵一条,这样一年下来,基本能够背完伤寒论,每天要求自己进步一点点,努力一点点,不追求快的速度,慢就是快,在慢中沉淀,在沉淀中收获。

中医师承是怎么一个过程

三、坚持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见很大的困难,及有时会觉得这条路到底要怎么样走,我发现问题后,马上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讲了《坚持的力量》这个小课程。

(1)坚持路径第一步:梦想,规划。

(2)坚持路径第二步:聚焦

(3)坚持路径第三步:分解目标

四、在临证中总结及成长

在跟师出门诊的时候,要求他们记录患者的病史特点,在临证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医案特点,遇见问题马上解决,如不能解决就回去查找资料,每个案例要求有自己的思考,依据,中医经典的使用是什么,这样就能够明白经典在临床中的运用,如师承学员刘敏在六经辨证的过程中总结了六经的问诊,这就是在临床中思考的结果,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

林老师和我讲了六经辩证的鉴别阴阳问诊思路,觉得豁然开朗,从最简单的开始,根据六经辩证的提纲入手,先来判断,病人是阴病还是阳病,无阴即阳。确定了主经病后,再判断有无合并它经病变。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辩证思路,正确的辩证方法,处方用药方可一击即中。

1、有无怕冷、下利清谷、呕吐、神倦乏力、闭目似卧等虚寒表现,或表现为心烦、不寐等阴虚内热征象,考虑有无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有无腹满、纳差、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症状,考虑有无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3、有无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表现,如口渴、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等上热征象,同时伴有腹泻等下寒征象,考虑有无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4、有无恶寒发热,头痛项僵,鼻塞流涕等营卫失和表现或者说表证,考虑有无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5、有无口干、口苦、心烦欲吐、寒战发热、头晕目眩、纳差等胆经郁热征象,考虑有无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6、有无便秘、痞满、潮热、腹胀、口干欲饮等邪热盛极之象,考虑有无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我认为我们在临床中需要不断地强化临床思维,如果这样分门别类去学习记忆的话,应该比较容易入手,也就像我们西医问现病史一样,从起病情况到主要症状的特点到伴随症状,到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缓解或诱发因素等等。按照这样有步骤地有思考地去采集病史,方能形成对疾病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五、在工作之余,记录完整的带有启发性的医案

一例头痛患者的经方辩证思路

尚某,男,70岁,2017.04.25首诊

颈项后部头痛1年余,一年前出现颈项部后头痛,以针刺样疼痛为主,在当地检查MRI检查未见异常,反复中西治疗效果不明显,还依然头痛。

刻诊:头痛,颈项后部头痛,左手麻木,背部(只是一小块地方)冷,鼻塞流涕,咳嗽,少许痰,晚上口干口苦,无呕吐,无头晕,无腹泻腹痛,无肢体冰冷,出汗多,饮食正常,二便调,脉浮缓,舌淡苔白,中后部根腻。

头痛—太阳中风,桂枝加葛根汤证

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0g

甘草6g, 葛根30g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反复头痛1年余,作为慢性病,杂病,依然有表证,有表当先解表,汗出,脉浮缓,为太阳中风症,选用桂枝汤。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患者合并有头痛,颈项部疼痛,符合项背强几几的表现,予桂枝汤加葛根。

二诊:2017.04.28,患者诉头痛明显好转,依有颈项部不适,出现口干口口苦明显,背部怕冷(在当地用过60余剂中药依然不效),无鼻塞流涕,无咳嗽,无汗出。

舌淡红苔薄黄,中后葛根苔腻,脉弦细。

患者表解后,显现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予葛根汤,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和解少阳,温化痰饮。

葛根90g,麻黄6g,桂枝10g,甘草6g

干姜10g,生姜10g,茯苓30g,苍术20g

柴胡20g,黄芩15g,白芍20g

四剂,日一剂,水煎服。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患者依然有太阳阳明的表现,加大葛根用量,清热生津解经脉痉急。

葛根

《神农本草经》:【葛根】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名医别录》:【葛根】无毒。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

患者背冷如手掌大,让我想起《金匮要略》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从其舌脉来看,有水饮停滞,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合并太阴,苓桂术甘,干姜温化痰饮,健脾化湿利小便。

2017.05.02三诊:

患者基本感觉不到头痛,口干口苦减轻,背部怕冷成为其主要症状,要求重点给予解决。无咳嗽,无腹泻,无手足逆冷。

守上方减葛根60g,去柴胡,黄芩,加用附子10g,予观之。

患者觉得疲倦,累,但欲寐,有少阴表现,让我想起: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艾灸大椎,关元,加用附子,与前方白术,茯苓,白芍合成附子汤之义,太阴少阴合病。

从这个案例,治疗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中医六经辨证的魅力,从太阳阳明少阳,再后慢慢显现太阴少阴,这个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患者一年的头痛基本治愈,强调了在复诊的过程依需要详细六经辨证,查舌按脉,综合分析,体现了伤寒论整体性,全局性的辨证思维过程。

通过自己的总结医案,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个患者的治疗过程,及医案总结的重要性,及经方,经典带给他们的思考。

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

我们建立了每周二晚上讨论伤寒论条文的机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每周讨论三条原文,不同的思维碰撞,交流,真的很精彩,我还建立了中医经方临证微信群,邀请我的大学的老师给大家讲课分享自己中医人生路上的所得,所获,所思。

坚持中医经典的查房带教,每周四下午我会选择一个病人,大家一同查房,问诊,四诊合参,拟方,反馈,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通过一年的带教,也让我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记录《我的中医人生》已经坚持到216期,我觉得最要感谢的是他们,感谢他们能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谢谢陪伴走过的每一个清晨。

网上报名
  • 姓名:
  • 电话:
  • 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