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三复读17年(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


大家好,广西高三复读17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广西高三复读17年和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广西高三复读17年(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

本文目录

广西高三复读17年(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

  1. 高三没考好的学生,还可以复读吗
  2. 高三复读一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 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
  4. 有人高考复读了8年,你觉得有意义吗

高三没考好的学生,还可以复读吗

高三是可以进行复读的。部分考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高考失利,优势:增加了一年的学习时间、对高考报志愿的清醒认识、更好的把握心态;劣势:学习环境改变、同学异样的眼光。

广西高三复读17年(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

1、增加了一年的学习时间。学习是一个相对枯燥,而又非常需要积累的过程。多增加一年的学习和积累时间,无疑会让我们的成绩更加好。特别是那些因为学习方法错误的考生,一旦改变学习习惯,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好的学习计划。那么成绩一飞冲天绝不是梦想。

2、对高考报志愿的清醒认识。经历过2021年度高考报志愿的失败,考生和家长也一定会无比重视2021年的高考报志愿。相关高校和专业的资料搜集也会更加详细。基本可以避免今年报志愿,还不了解相关高校和专业的就业率、就业薪资,以及就业的情况。

3、更好的把握心态。经历过高考失败,选择复读,考生的心理肯定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无疑会让考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考生复读,家长也会因此进行深刻反省,然后会更加细致帮考生做好后勤工作。比如:报志愿的相关准备工作、学习资料的搜集,已经考生的心理辅导等。

高三复读一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

05年录取结果出来的时候,我是没有被自己报考的四川外语学院录取。本来我想放弃补录的,班上一些要好的同学说,虽然你已经决定要复读了,但补报一下也无妨,万一被录取了呢。

我记得补报的那天,我坐在学校附近一个叫金色时空的网吧上网,随便看了看有哪些学校参加了补录,然后就开始填报。记得补报时的一志愿是河南大学,这是我自己填的,我当时想,如果被河南大学录取了,我也许会去,剩下的二志愿是什么我就不记得了,是在同学的指导下填的,三志愿还是五志愿啊,反正就是最后一个志愿,我印象很深,因为知道我填写的那个同学也是填的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当时基本被认为是黑龙江最烂的本科,我还收到了这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学校名字叫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九月,我原来就读的那个高中的补习班正式开课时,我便背着书包去补习了。

起初是有些不适应的,因为要把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一遍,有些乏味,这就好比你跟你的女朋友重新谈一次恋爱,多少有些别扭。

一段时间后,也便习惯了,因为我们清楚,我们的目标是下一年的高考,所以我们依旧很认真地做着三年高考五年模拟。

十一的时候,那些上大学的同学会回来看看我们这些补习的同学,看到他们,我多少是有些难过的,心里想,如果不是自己作,至少自己可以像他们一样读东农或东林的二本,可以读黑大、哈理工、哈师大、哈商大、黑龙江中医药……

但这种难过转瞬即逝,因为我相信,我只需要花一年时间,我便能上个好得多的大学,很值。

如果我补习那年好好学习了,真的可以上个比川外好得多的大学,但我没有好好学习,经常逃课在出租屋内睡觉。

我还记得那一年,我经常午睡到下午第一或第二堂课结束,然后去学校。我经常在学校门口碰到原来一个班补习时依旧一个班的男生,他也是每天午睡时间很长,后来也考得一般般,第二年考试的成绩只比第一年多一点点,远不到他应该有的水平,最后去了武汉理工。

不过,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个有趣的人。

十月底的时候,班上出现一个男生,他原本已经在大连理工读到大三了。因为挂科被降级又要被降级,一气之下自己退学了。

刚开始的时候听说他很骄傲,他曾经也是我们高中一个比较有个性的人,早就补习过一次了,但他补习那一年,班上的同学从不曾在班上见过他,只在成绩单最前排看过他的名字。

后来熟识了,其实他并没有多骄傲,更不高冷。只不过因为他经常逃课,所以跟我们相处的机会少,所以显得有些陌生罢了。

那一年,他一直劝我在报志愿的时候填大连理工。

我说以我现在的成绩,肯定考不上大连理工啊。

他就问我,你能不能上重点线,我说上重点线应该没问题啊。

他说,能上重点线肯定就能上大连理工了。我刚上高中时就想上大连理工,那时我就研究大连理工的录取线,它总是一年高一年低,等我真正上了大连理工后,我发现大连理工也就那么回事,一年高一年低太正常了。我看了大连理工的录取线,他已经连续高两年了,所以今年必须低。听我的,准没错。

但我最终报志愿的时候还是没敢报。

他当时想考武大的,但犹豫了几天后,觉得考武大有些难,还是在川大、重大、电子科大中选一个吧,最后选择了电子科大,然后又不开心,就在二志愿上划了个武大,三志愿划了个大连理工。

那一年,我一个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退学回来的高中同学想考中南大学,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实考分跟估分差了二十多,跟我打了同样的分数,他报志愿的时候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中南大学,于是就听了退学这哥们的说法,在二志愿划了大连理工。

最后他俩的结局是,一个被武大录取了,一个被大连理工录取了。

而我的结局是,被广西大学录取了。

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

192885人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是357515人,比2020年增加了18308人。而高考报名人数是55.04万人,所以,高考复读生人数是192885人。

2022年高考,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是394307人,比2021年增加了36792人,估计高考复读生人数在17万左右。

有人高考复读了8年,你觉得有意义吗

高考复读8年,有意义吗?缪老师觉得,对某些复读者自己,是有意义的;对整个社会,的确没什么意义。

咱们先一起来看一位复读8年,考上清华的“考神”吧。

广西人吴善柳,出生于1982年, 2001年考到了北京交通大学(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2007年,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

后来的几年,他可以走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的大门,但是他都没进。直到 2014年,他终于考进了清华大学,学的专业跟当年北京交通大学的专业一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以吴善柳为例,从07年到14年,刚好考了8年,这8年如果没有他的汗水和坚持,如果没有他对信念的执著,他怎么可能挺得过来?他听过的闲言碎语、看过的不屑眼光,估计比你我都多得多。

你说,对于他自己来说,这8年怎么可能是没有意义的8年呢?

这 8年里,他转战广西四所重点中学复读,他上课不听,不跟人交流,只是自己琢磨和折腾自己的学习,但是他有非常明确地目标——非清北不上,他有着明确的战术——钻研题路和竞赛。这8年,他是充实的,毫无疑问。

那我为什么说,吴善柳的事对于社会来说没什么意义呢?

第一,清华北大每年不过招生6000多人,现在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是10000000,算起来考上清北的几率是万分之六,这个几率太低了,只属于极少数人的幸运。

第二,卧薪尝胆这件事,勾践做过,吴善柳也算是做过吧。但是同样在做这件事情,而又最终没有取得成功的人,我们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简单来说,如果吴善柳最后没有考上清华大学,我们可能也没必要讨论这个有没有意义的问题。

第三,有考上清华的实力,这8年的时间,仅凭智商去做其他的事情,也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对普通人来说,名校背景是为了让职场之路多一个亮闪闪的起点,最终是要服务职场的。如果这么看待这个问题,复旦、同济、北师大也未必就是不好的选择。

第四,如果不是吴善柳,是另一个人更加普通的人,只是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花费8年时间,考上一个没那么好的大学,甚至就没有考上大学,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更加没有意义的事。

有人高考复读了8年,听起来是天方夜谭,而事实上确实有人复读8年,并且最后实现梦想考上了清华大学,令人震惊而有崇拜,这个人就是吴善柳!

吴善柳是广西钦州人,从小就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在2001年参加高考就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可去院校报到时顺便去趟清华,结果被清华的校园及学习氛围所迷,就从北京交通大学退了,但它并没有复习,而是出去打工了几年,感觉打工辛苦,就在2007年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随后连续参加7年高考,成绩都非常不错,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甚至北京大学医学院都考上过,可他非清华不上,最后在2014年如愿考上清华大学,并且专业与13年前北京交通大学专业一致!

13年时间9次参加高考,并且每次成绩都可上一所211大学,这份毅力足以令人佩服,虽然在32岁圆梦清华,但吴善柳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有人认为他浪费了青春,有人认为他是借高考来赚“费用”,可时间啊,吴善柳从清华毕业后由于面临偏大,走公务员行不通,考研又不行,最后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可能这就是吴善柳想要的生活吧!

从吴善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梦想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而在全中国,高考8年的人虽然有,但绝对不多,因为时间浪费不起啊,因为家庭情况不允许啊!想想这可是八年啊,如果按18岁第一次参加高考,再复读8年可相当于大学毕业就26岁了,很是恐怖的一件事,这需要毅力,更需要稳定的心态,并且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自己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得很强,不然,没坚持复读8年就自己先“疯”了!

虽然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我们不能否认考上大学是人生的一条捷径,尤其现在人才竞争时代,更需要知识和能力,一般在高中复读2到3年是非常正常的,特别在一些教育实力不强的地方,复读是“家常便饭”,因为1000人只能考上300左右本科生,像老师所在高中,当年1500人仅260人过本科线,而复读生将占有210人左右,再加上高三两个火箭班,其它班级过本科线分人非常少,想上大学不复读不行啊!

如果说非要复读8年,老师感觉即便考上重点大学也没什么意义,如果考上名校,学习一个热门专业,那对未来发展还是有点好处的,但复读8年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与坚持;一般复读两年到三年就好,你认为呢?欢迎留言交流!

80年代,我一个村的兄长。为了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吃上商品粮,高考确实复读了8年。为了供应他上学,一个姐姐、三个妹妹没上过一天学,两个弟弟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可我这个兄长运气不好,每年听说都差几分,最终也没考上学。后来,不得已当了一名代课教师,至今和我一样“一支粉笔写春秋”。

那个年代,农村孩子的出路,唯一就是考学。考上学,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改变了命运。所以,饱尝种地辛苦、略有远见的父母都集中所有财力供应他们认为有出息的孩子上学。

现在,大学扩招了,国家也不包分配了,就业的渠道也多了,如果为了高考再复读8年就没意义。人生能有几个8年?在这个8年里,找准了就业的路子,说不定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同样是我村的一个孩子,初中没毕业就跟着师傅学安装水电,没两年就精通了,后来自己到杭州发展。去年春节回来,在一块唠家常的时候,听他说:现在成立了一个装修公司,员工十多人。由于诚信经营,口碑越来越好,生意也越来越多,每年纯收入近200万。在杭州市区买了房,妻子专科毕业、学畜牧的,现在在杭州一家宠物医院上班。过完春节,准备把父母接到杭州,让两个老人享几年清福。

您看,这个孩子今年30岁不到,当年因成绩差跟不上课而辍学,可他能吃苦、学了安装水电的技术、又能诚信经营,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有了幸福的家庭。

举这两个真实的事例,我是想告诉成绩差、升学无望的学生及家长,孩子学好一门技术比考上大学学一门没有实用的专业好。何况说还要复读8年?

做件一件事究竟有没有意义,不在于别人怎么觉得?而在于亲历者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其他人是无法替她代言的。

我来说说我的一位同学的故事吧,我在悟空里面也曾经提到过她。她是我的初中同学,我们是1982年参加的中考,当时的中考录取是先录取小中专,然后再录取县中,再录取普通镇级高中,最后是职高。

我的这位同学,她特别想读中专想早点跳龙门,想换户口,所以当年她考上了镇上的高中,但是并没有去读,而是选择了继续复读初三。

人生有的时候很多事真的是说不那么准,因为你不知道你的选择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她这一读就是好些年,一直到1988年才考上中专,终于跳出了农门,也就是说,她整整复读了六年,中考考了七年,学的是护理专业,毕业后在我们县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护士,而那一年,我已经上大学三年级。

若干年后,我因为父亲生病住在县人民医院,再次遇见了她,跟她聊起当年考试的事情,她一点都不后悔,觉得自己选择的非常正确。她觉得自己凭自己的智商可能上不了大学,事实上,我们那时候的同学上了高中的,也有一些在复读高三,还有一些读了高三没有上考上大学的,还是回去了,而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坚持最后终于心想事成了,离开了农村,有了一个铁饭碗。

谁知道呢,成功就有了坚持的必要,如果还是不成功,又会怎样,我无法想象,尽管如此,我还是很佩服她的毅力,换作我大概早崩溃了。

具体到本题目说复读了八年,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我想对于题主来说,他可能觉得自己坚持了,总会看到希望,我不坚持,放弃了,可能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所以,咬咬牙再坚持一年吧,一年又一年,就这样下来了。

不过我觉得早些年这样的现象我还是认为可以,因为那时候真的是除了读书,再没有别的出路,农村人就只能呆在农村修地球。而现代人更多的是多元化发展,很多事都可以做,很多选择在等着你,你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出路,不一定要在高考这条路上走到黑,有的时候换一换思维,换一个角度,可能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

而对于题主来说,他或许觉得坚持就是他人生的意义,那么我们给他加油。

他的人生;是在、浪费时间,电器工程与自动化。每所大学都在教,那所大学教岀来,基本都是一样的水平。[呲牙][呲牙][耶]

如果单纯的从笔者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

但如果设身处地的从应考者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做法或许也是可以理解的。人活一世,能够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目标,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那些网上曾经发生过的案例了。如果各位读者有兴趣的话,自己可以自行搜索一下,我国历年出现的高考大神,这些人都拥有三次以上的高考经历,并且有很多人不乏成功的高考经验。但无一例外,这些人最终选择了放弃上大学的机会,重新进入高三进行复习。

可能很多人有些不解,明明已经能够进入一所不错的院校,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考试呢?这不是浪费社会资源吗?如果从社会角度出发,这种行为确实是在浪费社会上的教育资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提倡这样做。

但既然每年都会有这样的人去做,就说明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它最大的意义,就是能证明一个人到底能够为实现目标付出多少。到底有没有毅力能够最终走到光明的彼岸。至少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人本身就是成功的!他们能够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而甘心情愿的去忍受孤独和寂寞,这种意志品质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任何人只要在不违背社会基本理念的情况下,为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努力,这就是值得大家尊重的!至于他是不是符合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有意义,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和评论!

这个事情现在还有吗?可能由于时过境迁,对于学习复读的现象不再关注了,可能是有吧,当时在自己读书的时候,复读过三四年的同学都是存在的。

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如果真的读书感觉到非常吃力,并且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干脆还不如主动放弃,这是最好的方案,也是最终的结果。

人生天地间,大约最能蹦达的也就20岁到50岁之间,然后就会到达了知天命。

所以说,我们的学习时光大约也就在20岁,最多也就到30岁左右,基本上我们就必须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择,做出我们的工作选择,这样子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才能做好一个完美的人生规划。

所谓的高考,如果自己在复读,3~4年之后,我觉得应当放弃的时候必然要放弃,千万不要较真,毕竟学习方面的问题,绝对不是通过无限制的复习可以实现的。

总之,我觉得复习8年准备高考,这种情形实在不太理想,作为一个理智的人,应当主动积极的放弃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不要在,不回头的路上越走越远,耽误了时间。

老百姓那句话,不要在一棵歪脖子的树上吊着,换一颗吊吊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复读八年有没有意义,其实更看重的这个八年的时间你得到了什么?同时你又失去了什么?得与失对于你个人来说值不值?值的话那就非常有意义,不值的话那就浪费青春时间。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问题的话,我还是持赞同意见的。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哥哥,07年第一年高考,一直考到14年,整整复读了八年。

兄弟的坎坷的求学路!

这个哥哥从小就特别喜欢绘画这个专业,从小就特别迷恋于国画、素描、色彩等和绘画相关的东西。高中的时候就是以艺术生的身份入学的,他在高二的时候,由于绘画天赋好,就在高中里面办过一次个人画展,据我所知近些年来,本地高中学生在高中在校举办个人画展的只有他一人。

这个哥哥的目标感极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比如想从事哪方面工作,去哪个城市生活和未来规划等等。07年的参加第一次高考,我的目标就是央美(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美院,国内开始是有八大美院,后来又加上清华美院,相当于是中国的九大美院)。他只报了中央美术学院一所学校,第一年专业失利。

这个第一年失利后,第二年08年的时候,多报了几所美院,成功考取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但是都没去上,他的目标就是中央美术学院,佩服他很明确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理想,不忘初心。

我是这个零九年参加高考,第一年考上青岛的一所二本学校,我的理想虽然没有哥哥那么远大吧,但是我也是奔着北京走,所以说第一年也没去上大学。10年的复读的时候,我们两个是同学又是同桌。10年的时候,他已经是第三年复读了,10年我成功的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学校,我去了北京。

那年高考的时候他清华国画专业全国应该是第14名,英美国画全国32名。非常好的名次,但是由于英语单科不及格(英语有规定分数线),所以当年没去清华央美,这是他距离央美和清华最近的一次,我们抱头痛哭。

我去北京上学,哥哥继续他的一个复读之路,然后又接着复读了四年,这四年的央美和清华美院,都是因为种种原因,一次次错过,14年我大学毕业,他当年就彻底放弃了这个高考,整整是考了八年。

有时候还会调侃他,你这是相当于参加抗日战争了,你是英雄。哥哥的专业能力特别强,基本上从这个08年复读开始,每年的考试名次都是全国数得着的,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来说的话,你像这个清美、央美的话,对英语都有一个分数限制,但是这个哥哥唯一的致命缺点就是英语不太好。由于应试教育没有办法去改变它,所以这个哥哥,很多次都有清华和央美失之交臂。

开启创业路

14年,我们正式创业做“画室”,第一年学生应该是有30多个,去除各种消费后其实真不到多少钱。由于艺术生生源比较少,我们开始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培训上,一共投资50万左右,我们也都是都是农村的,条件都不太好,当时真的是孤注一掷。

由于我们严守教育效果,对老师培训和要求都非常严格,当年迅速打开本地市场。16年做第二个校区,17年第三个第四个校区逐步建立。经过这三年的发展,以及有四个校区,必须放慢脚步,做好管理。沉淀了两年,19年开第五家校区,现在三线地级市的话,做教育培训方面,不管是师资、校区位置、环境、学员数量来说都算是最好的。

我觉得这个哥们身上有股魔力一般,其实就是他的个人魅力,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创业精神,深深感染着周围的朋友。我们也是拧成一股力量,越做越好。

虽然他只是一个高中生,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在社会这所大学里面,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经过四五年的这个创业阶段,这个哥哥从最开始的大众的CC,然后换到了玛莎拉蒂,绝无炫富的嫌疑,因为我太了解这个哥哥的梦想了。他从小就有俩梦想,一个是国画大师,另一个就是玛莎拉蒂。

刚买玛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拿出不到200万来买这个车的时候,压力是比较大,但是我还是完全支持他,因为我相信他完成这个目标之后,肯定会更好的完成下一个更大更远的一个目标。

有的家长问我,高考这条路的话算不算是唯一的路,我会肯定的告诉他高考不是唯一改变命运的路。但是学习这条路在任何领域都是唯一的,不管在哪里,只有不断学习,你才能更快的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以您刚才说的这个复读八年的意义何在,成功的标签不仅仅是“清北”名校,但是你如果能复读八年的话,那相当于你肯定是热衷于这个领域,执着的想在这个领域内实现自己的价值。你的状态,执行力,精神等都能决定你未来的成就。

八年能磨炼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看你自己的状态及对梦想的坚持力。但是请相信你若坚持梦想,梦想定不负你。

没意义。

应该去南方打工。

八年抗战,即便考上大学,十二年后本科毕业,仍是“汤圆没馅,整个一个白玩儿(白丸)”

八年前,房价低,不限购。如果那时去南方,勤奋打工,交个首付买个房…那么十二年后,资产翻几番。

吴善柳复读8年啊,8年!

而期间,吴善柳可以上多所不错的大学,却不去,这种坚持,甚至可以说执拗,让人不解。

单从个人层面来讲就是浪费生命!中学知识相对来说是基础的、低层次的知识,老是在基础层面打转转,又不是深入研究,仅限于反复识记运用,对自己本身知识层面的提升都是阻碍。

从长期看,在原地徘徊8年,与自己人生发展不利,耽误多少事啊,更何况上了清华北大也未必能成龙凤。

据查询资料得知,吴善柳现在已清华大学毕业,在一所民办中学做一名老师,而且很受学生欢迎。

世上本没有绝对标准去评判一件事的孬好对错,祝福他!

关于本次广西高三复读17年和2021年广西复读生人数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