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是什么


  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两个方面。两大科目考试内容又包含着不同的知识板块,今天为大家更新各知识板块的考察方向。

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是什么

  很多朋友在刚开始学习健康管理师,拿到教材以后,满脸写着自信的打开书扫了几眼,然后—— 脑子就变成了一团浆糊,这都是啥?

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是什么

  啥是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啥是运动处方?不是健康管理师吗,怎么还要学心理学跟交流话术??

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是什么

  放心,很多人刚开始学习都会跟你一样一头雾水,不是你们不够清晰,主要原因是还没有理解健康管理师的含义。

  首先,健康管理师的定义是管理群众健康的职业,这个健康包含了 慢性病的日常养护亚健康人群的疾病预防社区的健康知识普及指导群众怎么 健康运动 高危人群的日常随访记录等等等等,甚至 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管理师需要负责的一环。

  因此健康管理师并不是只需要学习一两门课程,而是要同时学习包含慢性病学 心理学 运动学 营养学 健康评估 信息采集管理等多项学科的一个职业,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很繁杂,因此想要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将各种知识点分门别类的梳理好。

  第一,基础知识部分

  健康管理师考试的基础部分考点是出了名的多,而且考的很细,因此我们需要将随时做好笔记,记录一些重要的公式,比如营养学部分的各类营养膳食搭配公式,慢性病部分的各类慢性病的分级定义,运动学部分的运动处方制定原则等。

  同时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两本教材的很多知识点是互相关联的,因此要互相串联,理解,记忆,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浪费时间。

  第二,技能操作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考研的时候考生们健康管理师的思维逻辑,大部分问题的题干都是根据各部分基础知识出题的,因此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结合基础知识部分,在每一个问题都养成正确的思维逻辑和自己见解,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辅助方式来帮助自己理解问题。

  第三,具体的学习方式

  1.平时在听老师讲课之前可以提前预习,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自己先过一遍,现在脑子里想一下,有一份自己的理解,然后在听老师讲解,对比自己的理解跟老师所讲有什么差别,再加以思考,两相对比之下,可以加固记忆。

  2.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时要养成听课时做随堂笔记的习惯,这样以后复习的时候,跟着笔记走一遍,也可以更快的抓住重点。

  3.题目模拟,多做几遍模拟卷子,可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薄弱点,从而加以巩固。

  4.利用好碎片时间,记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比如上下班坐公交的时间,临睡前的时间等。

  什么是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基于健康体检结果,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给出健康状况评估,并有针对性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处方),据此,由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客户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

  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并对其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管理方案、健康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

  为什么要进行健康管理?

  一般来说,一个人从健康到低危险状态,再到高危险状态,然后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最后形成疾病。

  这个过程可能很长,往往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而且和人们的遗传因素、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医疗条件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其间变化的过程多也不易察觉。

  大家都知道有病去看,但真正的预防却没人重视。

  “疾病发展几十年,致残致死一瞬间”。

  个人健康管理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个人病史、个人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提供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健康促进、健康追踪、健康督导和导医陪诊等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

  帮助个人在疾病形成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可以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并不是只有生病才能做,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健康管理的重点也不一样,比如说,针对慢病管理,健康管理会有一套专门的慢病管理方案,而针对健康人,则有另一套生活方式管理方案,指导他们身体更健康。

  健康人群:热爱健康的群体已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健康知识不足,希望得到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并拟通过定期健康评估,保持健康危险处低风险水平,尽享健康人生。

  亚健康人群:处于四肢无力、心力交瘁、睡眠不好等症状人群。由于从事的行业不同、受社会竞争以及家庭负担的压力,自我明白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不知道如何改善?强烈要求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健康水平。

  疾病人群:在治疗的同时希望积极参与自身健康改善的群体。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以生活环境和行为方面进行全面改善,从而监控危险因素,降低风险水平,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即在实施健康干预措施一定时间后,需要评价效果、调整计划和干预措施。只有周而复始的,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健康管理的预期效果。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1、了解健康管理的概念、目标与特点,以及健康的概念;

  2、熟悉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3、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六种策略中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是重点);

  4、掌握基本卫生保健的定义、原则、内容、特点及其意义;

  本章节需要记忆的文字内容比较多,内容结合政策背景记忆起来比较简单,结合记忆口诀、以理解记忆重点字为主。

  基础知识

  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1、掌握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和主要特征、循证医学;

  2、熟悉现代的医学诊断方法和技术(问诊的内容、临床实验室检査的主要内 容、医学影像检査、其他临床辅助检査);

  3、掌握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选择原则、合理用药);

  4、了解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节涉及西医临床的一些基础知识,知识点考察的比较浅,部分专业词汇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结合课程来理解,不用深挖,记忆相关知识点即可。

  基础知识

  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1、了解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学科体系;

  2、熟悉健康影响因素;

  3、掌握三级预防策略;

  4、了解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化学预防);

  5、了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的内容和实施原则;

  6、掌握职业病概念与特点(区分工作有关疾病);

  本章节考査的分值不高但是可靠性很高,考査内容比较具体、明确,一定要注意三级预防和职业病,需理解加记忆。

  基础知识

  第四章 常见慢性病

  1、熟悉慢性病的概念与特点、主要危险因素;

  2、熟悉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筛査诊断;

  3、掌握高血压的概念、诊断和危险因素;

  4、掌握2型糖尿病的概念、分类、诊断和危险因素;

  5、掌握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危险因素;

  6、掌握脑卒中的类型、诊断方法和危险因素;

  7、掌握慢阻肺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危险因素;

  8、了解超重肥胖、口腔疾病、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险因素;

  本章节是健康管理这门课学习的基础,也是需要考生着重学习的章节,考査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贯穿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需要大家记忆的内容也很多,疾病的概念和诊断是要掌握的,除了文字内容的理解,一些诊断数值也需要记忆清楚。

  对于没有接触过临床基础的学员,需要多听几遍课程,慢性病理解透彻之后有助于后期技能内容的学习。

  基础知识

  第五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

  1、了解流行病学的定义、任务和研究方法;

  2、熟悉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

  3、掌握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及分类(现况调査的目的、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 研究的特点和优缺点、诊断实验的评价指标);

  4、了解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内容和统计资料的类型;

  5、了解医学统计的基本步骤;

  6、掌握统计描述(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的指标)和统计推断;

  本章节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略抽象,学习这部分内容不必全部来记忆,以给出的作为着重记忆的点,生僻概念能理解就理解。

  基础知识

  第六章 健康教育学

  1、了解健康教育含义、健康促进涉及的5个活动领域;

  2、熟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四个理论);

  3、了解传播模式、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

  4、掌握人际传播形式与传播媒介;

  5、掌握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健康 教育目标、干预策略、计划的评价);

  本章内容考察的知识点相对集中,以考纲中提到的知识点掌握为主,部分知识点需要理解区分,文字比较多的知识点关注差异化,抓文字记忆。

  基础知识

  第七章 营养与食品安全

  1、了解营养素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熟悉三大产能营养素(脂类的生理功能、人体必需脂肪酸、蛋白质的分类、 氮折算系数);

  3、掌握微量营养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4、掌握平衡膳食(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占比、食物的分类、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

  5、了解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南(熟记掌握);

  6、了解保健食品的概念和我国保健食品的规定;

  7、掌握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本章节知识点零碎、考试内容较多,需要考生在记忆熟悉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运用,掌握和熟悉的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内容, 结合生活常识记忆会简单一些。

  基础知识

  第八章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1、掌握身体活动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身体活动的强度及其衡量(绝对强度、相对强度);

  3、了解身体活动量的衡量、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

  4、了解身体活动指南要点;

  5、熟悉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与方法;

  6、掌握运动处方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成人、单纯性肥胖、糖尿病、原发性高 血压的运动处方要点);

  本章节考察的知识点也相对集中,为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以理解为主,除此之外本章节有两个公式需要大家掌握,最大心率和能量消耗这两个公式需要记忆而且掌握计算方法。

  还有基础知识下的:

  第九章:心理健康;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第十二章:健康信息学;

  第十三章: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

  第十四章: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

  第十五章:健康管理服务营销;

  第十六章: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再加上操作技能的知识点:

  第一章:健康监测;

  第二章: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

  第三章:健康指导;

  第四章: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实习健康管理案例高血压健康管理;

  健康危险因素

  1.风险的定义:风险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经历的一种状况。广义而言,“风险”是用来描述结果不确定的状况。当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的时候,风险就产生了。

  2.健康危险因素概念:

  高血压、高血脂、超重及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蔬菜及水果摄入量不足以及吸烟,是引起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都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吸烟和无节制的饮酒等。预防慢性病的最好方法是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导致这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就是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识别,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管理。

  健康相关危险因素也称健康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增加的诱发因素,包括个人特征、环境因素、生理参数、疾病或亚临床疾病状态等。个人特征包括不良的行为(如吸烟、身体运动不足、膳食不平衡、酗酒、吸毒、迷信、破坏生物节律等)、疾病家族史、职业等;环境因素包括暴露于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等;生理参数包括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脂紊乱)、体型测量(如超重)和其他资料(如心电图异常)等。

  健康危险因素是健康风险评估的依据,按是否可以纠正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史、老龄化与性别、环境等,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心理不健康、不良生活方式(吸烟、身体运动不足、膳食不平衡)、腰围超标(肥胖或超重)、血脂异常、血糖、血压、血尿酸偏高等,这些因素与个人健康状况和(或)个人慢性病风险有密切的联系。

  3.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活方式/行为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健康服务四大类。吸烟、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成为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

  (1)吸烟:几乎是只要一停止吸烟,肺部也就开始恢复健康,心脏病的危险性就会降低。戒烟10~15年之后,危险性就会降至与非吸烟者几乎相同的水平。

  (2)不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的目标是保持恒定理想体重、预防疾病和摄入充足、平衡的各种营养素。

  (3)缺乏身体活动/运动:多进行身体活动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升高HDL-C水平(HDL-C是“好”的胆固醇,它不会在动脉内沉积),并且还能缓解高血压,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罹患心脏病的危险,也有助于降低发生其他慢性疾病,例如Ⅱ型糖尿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

  (4)酗酒:会暂时性的使血压升高并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酒精的热能密度较高,因此必须严格限酒。

  (5)压力:不及时缓解压力会增加脑卒中、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例如偏头痛、过敏、哮喘和背痛的危险性。

  4.体检中心常用的健康风险评估指标及其意义

  (1)BMI:如果体型属于苹果型,则体内多余的脂肪将主要储存在腹部,这时您罹患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就比较大。关于体重的一般建议是,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的120%以内。

  (2)血压:参见技能书本最后一章94页专题学习

  (3)总胆固醇:胆固醇是一种类似于脂肪的物质,它由肝脏经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是一种“结合剂”。是肾上腺素和维生素D合成的原料。总胆固醇是LDL、HDL和VLDL的总和。总胆固醇的量由人体对脂肪的代谢途径决定,而代谢途径又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遗传、膳食以及肝脏、肾脏和甲状腺的功能等。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LDL-C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一般来说,就妇女而言,偏低的HDL水平比偏高的LDL水平对预测心脏病发作更有价值。LDL水平偏高对于预测男性发生心脏病发作极为重要。

  (5)总胆固醇/HDL之比:采用总胆固醇/HDL比例这样一个指标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为这一指标同时包括了两项生物学指标的信息,这一比值越高说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越大。

  (6)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血液中另外的一种脂质。甘油三酯经血液转运后,可在多种组织中储存。膳食胆固醇的来源仅限于肉、蛋和乳制品等动物性食品,而甘油三酯的来源既可以是动物性食物(饱和脂肪),也可以是植物油(不饱和脂肪),油脂和动物性食物中各种类型的脂肪酸的主要成分就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从总量来说,占人体脂肪组织的95%以上。一般来说,甘油三酯水平高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就大。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还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尤其对已经有心脏病。饮酒和胰腺疾病也会使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当一个人的膳食由动物性食物为主转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时候,其胆固醇水平会大幅度下降。

  (7)激素替代疗法

  (8)左心室肥大: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的结果。

  (9)脂蛋白(a):研究表明,脂蛋白也是心脏病和脑卒中的一项危险因素。血中脂蛋白的水平根据遗传和膳食的不同而变化。

  (10)前列腺特异抗原(ATG):经常被称为PSA,是一种来源于男性前列腺细胞的蛋白质。PSA目前多被用来作为前列腺癌的筛查指标。

  (11)前列腺增大:若前列腺增长过快,以致于引起排尿困难,就称为前列腺良性增大。

  5.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健康风险评估,首先要建立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而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风险评价指标相对应,健康危险因素危险程度决定了健康风险指标的高低。健康管理范畴的健康风险指标一般指的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社会和自然因素,不良的心理、行为等因素。

  6.健康危险因素信息采集的常用形式

  (1)生活方式评估问卷

  (2)健康体检与预防性筛查(如40岁以上人群,每年针对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等疾病进行体检。35岁以上女性应每半年检查一次妇科肿瘤)。

网上报名
  • 姓名:
  • 电话:
  • 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